“6微米銅箔現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,誰能大批量生產,誰就能主導鋰電市場。”這是安徽銅冠銅箔公司經理甘國慶對鋰電市場的分析。從去年8月份開始,銅冠銅箔公司為做大6微米高抗拉銅箔產量,嚴控產品質量指標,加大自主研發力度,不斷優化生產工藝。今年1月份,銅冠銅箔公司6微米高抗拉銅箔月產量首次突破百噸大關,創造歷史新高。
銅冠銅箔公司是如何實現這一歷史性突破的呢?帶著這樣的疑問,筆者走進了銅冠銅箔公司鋰電箔工場的生產車間。
“之前,制約6微米銅箔量產的最大難題是抗拉強度問題。這個問題是致命的,如果抗拉強度不夠,生產出來的銅箔基本賣不出去,只有重新回爐。”鋰電箔工場副場長李超告訴筆者。影響抗拉強度的關鍵是添加劑,但如何才能找到最佳的添加劑種類和配比,對堅持自主研發的銅冠銅箔公司研發團隊來說,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。為加快量產步伐,銅冠銅箔公司組建一支黨員攻關小組,由公司黨委書記帶隊主抓,從最開始的抗拉強度不夠,到抗拉強度的不穩定,再到如今能完全滿足客戶的各種要求,攻關小組歷經半年的不斷摸索和成百上千次的試驗最終確定了配方。
事實上,抗拉強度問題的解決只是實現6微米銅箔量產的第一道關卡。“你別看現在有好幾臺機子可以生產6微米銅箔,開始的時候,我們就這一臺機子能生產,我們都把它當成了寶。”李超指著一臺生箔機說道,“就這一臺機子,還經常出現撕邊的問題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從去年11月份開始,兩個生箔工段長24小時輪流堅守在崗位上。”撕邊的原因有很多,李超從未見過的撕邊情況更是時有發生。因此,他們只有反復試驗,不斷摸索,經常為處理一個問題加班到深夜。
要想實現量產,員工的操作技能也是關鍵。為此,鋰電箔工場針對6微米銅箔生產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,總結成冊,并不定期召開專題會對員工進行講解。經過生產工藝的不斷改良和員工操作技能的不斷提升,能做6微米銅箔生產的生箔機越來越多,收卷米數也越來越大,最大可做到1萬多米。
為對6微米銅箔量產提供技術支撐,銅冠銅箔公司積極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。該公司與中南大學合作研發的張力控制系統,通過生產實踐論證,張力控制精度從之前的個位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數,張力穩定性明顯提高,6微米銅箔撕邊的次數也明顯減少。
“科技創新之路漫長而艱難,我們堅持培育自主研發能力,打造一支有競爭力的研發團隊,堅持技術領先戰略,提高核心競爭力,將為銅冠銅箔公司未來發展注入持久動力。”該公司研發負責人陸冰滬說道。